辨别食品用塑料瓶的等级,主要通过查看瓶底的塑料回收标识:在塑料瓶底部,通常有一个带箭头的三角形标志,三角形里有数字1 - 7,每个数字代表不同的塑料树脂种类,具体如下:
- “01”PET(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):常用于矿泉水瓶、碳酸饮料瓶。耐热至70℃,只适合装暖饮或冷饮,若盛装高温液体或加热易变形,还可能溶出有害物质,且使用10个月后,可能释放致癌物,不建议重复使用。
- “02”HDPE(高密度聚乙烯):多见于药品、卫生洁具包装以及部分塑料袋。能承受110℃左右高温,标明食品用的可盛装食品,但不易清洗干净,易残留污垢成为细菌温床,不建议循环使用。
- “03”PVC(聚氯乙烯):大部分用于非食品领域,如水管、雨衣等。用于食品包装时,在高温和接触油脂情况下,易析出有毒有害物质,所以要避免受热,尽量不用于食品包装。
- “04”LDPE(低密度聚乙烯):常见于保鲜膜、塑料膜、纸箱内膜等。耐热性不强,温度超过110℃左右会热熔,留下人体无法分解的塑料制剂,因此加热食物时需将其与食物隔离。
- “05”PP(聚丙烯):是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材料,常用于豆浆瓶、酸奶瓶、果汁饮料瓶、微波炉饭盒等。具有耐酸碱、耐化学、耐碰撞等优点,可在约20℃ - 120℃环境下使用,小心清洁后可重复使用。但有些微波炉餐盒盒体是PP材质,盒盖是“06”PS(聚苯乙烯)材质,PS不耐高温,加热时需取下盒盖。
- “06”PS(聚苯乙烯):用于制造碗装泡面盒、发泡快餐盒、冰淇淋盒等。又耐热又抗寒,但不能放进微波炉,否则温度过高会释出化学物,也不能盛装强酸、强碱性物质,以免分解出对人体有害的聚苯乙烯。
- “07”PC及其他类:PC常用于制造奶瓶、太空杯等,因含有双酚A备受争议。若制作过程中双酚A未完全转化成塑料结构,可能会释出进入食物或饮品中。使用此类容器时,要严格按说明书盛装食品,避免加热和阳光直射,容器如有摔伤或破损,建议停止使用 。此外,“07”还包括其他一些材质,一般不用于食品和饮品的直接接触。
版权所有:汕头市金昌药用包装有限公司 | 粤ICP备11056276号 | 技术支持:商策电商